第六十一章 《惊天》剧组-《百变影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影片一开场特写镜头最多的人物基本上就是主角,十分钟之内让观众大致明白这部电影讲什么。

    主角明确,故事清楚。

    这是商业片的基本要素。

    余下的就是火爆刺激的枪战和打斗,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追逐戏,跑酷、飙车、空战、海战和特效相结合,以及绚丽夺目的爆破场面,追求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感官刺激,类似情景不胜枚举,而这些戏份大致占据了影片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时间,填补了剧情空白,剩下百分之三十的时间才是演员发挥演技的空间。

    成功的商业片基本如此。

    如果某部商业片中掺杂了太多的内心剖析和情感纠葛,严重挤压了劲爆场面的戏份和时间,那么,基本上可以断定,影片失败了。

    执导这类影片的导演企图把艺术与商业糅合在一块,结果搞得不伦不类,故事沉重,人物关系复杂,情节繁琐冗长,以至于观众看得昏昏欲睡,这种影片如果还有成功的可能,那就只有一种解释,大牌明星扎堆,观众不是冲着电影来的,而是走进影院看明星来了。

    因此,商业大片的制作成本相当高,被业内人士称之为“用钱堆起来的爆米花电影”,观众则称其为“烧钱电影”。

    事实也是如此,商业电影中的钱大多是用来烧的,尽管烧的全是假币或批量印刷的纪念币。

    相比商业电影,艺术影片与之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艺术片的故事结构复杂而严谨,剧情晦涩难懂,结局以悲剧或开放式结局收尾,其中人物角色众多,关系复杂,分分合合中诠释世间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。

    主线不明朗,暗线也叫坑,从开场延续到最后,明暗交替,没有足够耐心和艺术欣赏水平的人很难一遍就看懂,往往需要反复观看,才能清楚无误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导演拍摄影片的真实意图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艺术电影基本靠演员的演技来撑起整部影片。

    打斗、爆破和特效等场面,只是因为剧情需要而拍摄,并不会刻意追求视觉和感官刺激,因此它占据影片的比例很小,与商业片正好颠倒过来,百分之七十的戏份需要演员来演绎,余下才是火爆场面进行填充。

    所以,真正的好演员热衷于参演艺术片,对商业片兴趣不大。

    然而随着即时网络的迅速崛起,娱乐传播速度的飞跃提升,以及都市高压力、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,致使商业片的观影市场越来越大,与之相对应的是,艺术片的市场却在日益萎缩。

    此消彼长,出演商业片能让演员获得更加丰厚的片酬回报,并且拍摄时间短、挣钱速度快,极大刺激了演员们的功利心,于是趋之若鹜一头扎进商业电影中无法自拔。

    直到韶华易逝,悄然步入中年,挣够了钱,再回到艺术电影中搏杀一把,“利”已经有了,演了半辈子戏总不能空手而归吧,于是“名”就成了新的追逐目标。

    名利双收是演员永不停歇的奋斗目标。

    推而广之,世人皆如是,人活一辈子总得有点追求,不是吗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杰瑞-唐恩连续拍了两部艺术类影片,涉及男女感情和角色纠葛。

    感情方面,半年过去了,他和格温妮斯至今还纠缠在一起。
    第(2/3)页